曾经被赵之谦、**、谷牧收藏,有**、郭沫若题跋的碑帖拓本《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在广东崇正 2016 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了 2070 万元的高价,创下了拍卖场上碑帖拓片成交的最高纪录,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陈继儒、董其昌等题跋《宋拓宝晋斋法帖五卷》(孔继涑玉虹楼藏本)图录号: 4511估价RMB: 2,800,000-3,500,000成交价RMB: 3,220,000(含佣金)
(清)张廷济、萧绍棻 旧藏 赵魏 题跋 黄锡蕃 题签 宋拓兰亭叙RMB:28,000-50,000成交价:RMB 2,587,500
宋拓九成宫醴泉铭RMB:800,000-1,000,000成交价:RMB 3,696,000
拓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捶拓产生于隋,最早的用途是临摹习字。唐代这种习字方法被上层士大夫普遍采用。两宋时,拓片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拓片是集金石、考古、美术三位一体的艺术门类-将古代刻画、浮雕文物拓制于纸上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拓制的文物门类很多,包括甲骨、青铜、陶文、陶范、封泥、古玺、铜镜、古泉、瓦当、画像砖石、文字甓、造像、摩崖、墓志、经幢等。拓片的拓制方法有两大类:漆黑一片,黑白分明者称“乌金拓”;纹理显现,淡而有神者称“蝉翼拓”。在这个基础上,还有炭灰拓、颖拓、画拓、擦拓等技法。从色彩上分类,又有墨拓与朱拓两种,墨拓比较适合于文人的口味,也合乎传统的阴阳哲学。朱拓采用矿物质朱砂颜料,有吉祥与辟邪的功用。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因为传拓的发展与地域的不同,各地区根据当地文物材质的不同而产生了传拓的四大流派:以拓碑为主的陕西派,以拓砖瓦吉金为主的京津派,以拓摩崖为主的山东派,还有以拓画像石为主的苏皖派。四大流派所制拓片的效果有很大差异,主要是拓包的制作与所用纸张的区别。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拓工的技术决定一幅作品的好坏。清晚期的陈介祺、吴愉庭、鲍康、潘祖荫、吴清卿、王懿荣等,都是做拓片的高手,近代的马子云、周佩珠、付大卣等先生,制作的拓片也都各具特色。由于金石文物不易得,故拓片也显得相当珍贵。乾嘉时期,金石学由隐学而走向显学,到了清代晚期,金石文化日益兴盛,拓片的市场价格也逐步走高。《翁同和年表》显示,当时的一张名碑拓片和一张名家字画等值,而一本剪裱宋拓,价格要超过一张宋画。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翁同和经常遇到索价500两黄金的拓片。一些好古的人因得不到拓片,而采用绘制的办法,即对照真拓片进行描绘式创作,所以又产生了画拓和颖拓两种制作技法。价格的标升,利益的驱使,使得大量假拓应运而生,许多伪刻和翻刻拓片充斥市场。到了民国,十拓九假,所以拓片又有“黑老虎”的称谓。
颖拓题跋之一
颖拓题跋之二
颖拓题跋之三
颖拓题跋之四
传世拓片以碑帖为主,兼杂吉金、摩崖、墓志、造像等,数量稀少的是砖瓦拓片。秦砖汉瓦之所以珍贵,主要原因是上面有许多当时人们所不了解的图案。清代的文人大多注重文字的研究,而避开汉画不谈,因文字能够“正经补史”。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除容易上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汉画所表现的灵异图案多不了解,无法入手,笔传后世,恐留笑柄。民国以后,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孙文青等先生开始尝试性地阐释汉画,其中的许多内容被人们逐渐了解。鲁迅认为:汉画像砖石最能代表中华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近20年,拓片收藏逐渐兴起,许多书画爱好者在反思传统的同时,注意到了这个曾经辉煌过的传统。还有一些大学、博物馆的业内人士,也开始重新认识这一几近消失的文化。由于《文物法》“馆藏文物禁止拓印”的限制,许多藏家把注意力投向了民间。拓片收藏群体以文化爱好者为主,没有市场资金运作,所以价格相对低,具有巨大升值潜力。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常将重要的典章制度、法律、文献镂之金石,宜子孙永保。但是刻于实物之上的文艺作品,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无法做到众乐乐,于是,一种古代的复制粘贴术--拓片就产生了。它们用中国传统技艺表现中国古代器物的纹饰,堪称最具有鲜明东方艺术色彩的“画纸”,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古之金石学者和收藏家将拓片作为其文化和学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借助拓片,研读铭文,以考订经史,鉴定古物,编纂谱录,重视的是文字和书法,体现的是其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乾嘉时期的知识阶层对于金石拓片相当热衷,对于当时的知识阶层而言,拓片是最体面的礼物。如果不玩拓片,不熟悉金石铭文,不仅无法参与学问的切磋、知识的交流,也无法加入到流行的话题之中。历史也许可以蒙尘,但文化应该持续保鲜。
常畅拓片题跋作品
作品欣赏
转自:天津画店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